在下游高爐生產未發生持續虧損、秋冬季限產執行力度并不嚴的前提下,如果年底除山西以外的省份焦化去產能執行不力,且高爐限產、減產力度趨嚴,那么精密鋼管廠漲勢將止步于2101合約,價格頂部基本由煉鋼利潤邊際決定。如果年底其他省份去產能力度執行也較好,高爐限產、減產力度不及預期,那么精密鋼管廠供不應求狀態將延續,且采暖季過后高爐生產也將逐步復蘇至高位,對應的就是精密鋼管廠漲勢延續至2105合約,價格頂部跟隨著鋼價進一步上移。

其一,下游需求好于預期。無論是國慶節假期后鋼材終端需求表現良好,還是高爐開工積極性高漲,都是精密鋼管廠需求旺盛的重要支撐因素。去年的唐山秋冬季環保限產提前于10月開始執行,在此帶動下,全國生鐵產量快速回落至較低水平。而今年,北方地區已經供暖,雖然唐山也數次發布秋冬季環保限產方案,但實際執行力度并不大。當前,全國高爐產能利用率穩定在85%,屬于較高水平。所以,目前來看,今年秋冬季環保限產更多體現在限燒結等環節,對高爐生產的沖擊不及預期。
其二,焦炭供應增速跟不上生鐵增速,加劇了供不應求局面。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,1—10月,全國生鐵產量累計增長4.3%,而焦炭產量累計下滑0.7%,焦炭供需不匹配可見一斑(進口占比小,可忽略不計)。今年7月開始,焦化利潤就超過400元/噸,高利潤刺激下,焦化廠生產熱情相當飽滿。從230家獨立焦化廠的數據來看,日均產量持續處于高位,但沒有進一步抬升,說明天花板效應顯著。去產能之后,230家獨立焦化廠日均產量自70萬噸回落至68萬噸。如果供應和需求均保持當前水平,那么焦炭市場將延續供不應求格局。
|